现在是:
广告热线:  | 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登陆用户名:
密码:
您现在的位置重庆在线 > 资讯 > >正文内容

“金刀青迹”三下乡:以青春之力绘就胜天湖绿色发展画卷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5-07-17 11:07:03 阅读:-

2025年7月15日,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国际传媒学院“金刀青迹”绿色发展倡导团伴随着盛夏的蝉鸣走进北碚胜天湖周边区域,围绕生态宣传片拍摄、推普调研、助农赋能三大主题开展实践活动。团队以青春之力响应国家绿色发展与文化建设政策,在青山碧水间,书写生态守护、文化沟通与乡村绿色发展的青春篇章。

绿波光影:定格胜天湖生态之韵

“湖光山色两相和,潭面无风镜未磨”,胜天湖的生态之美是大自然的慷慨馈赠——辽阔水域倒映着连绵山峦,晨雾如纱般缠绕林间,飞鸟掠过水面激起层层涟漪。为让这份自然诗意被更多人看见,实践团响应北碚区团委的拍摄需求,精心策划了一场生态宣传片创作行动。团队实行精准分工:风光组沿着湖畔步道记录生态之美;人文组穿梭于村庄与果园,记录人与自然共生的日常;后期组则专注于光影的艺术化呈现。镜头下,薄雾中若隐若现的山峦、阳光下波光粼粼的湖面、枝头上沉甸甸的果实共同构成了生动的生态画卷。“每一张照片都是胜天湖的绿色名片,我们希望观众透过屏幕,不仅能看见美景,更能读懂这里的生态价值。”团队成员说道。宣传片最终呈现的,不仅是视觉盛宴,更是一封呼吁守护自然的绿色邀请函。

(图为胜天湖现状 贺兴月供图)

(图为胜天湖现状 牟靖供图)

推普调研:搭建语言沟通桥梁

“说好普通话,沟通无障碍”,这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需求,更是乡村对接广阔市场的关键纽带。为响应国家“到2025年普通话在全国普及率达到85%”的目标,助力胜天湖周边村民更好地融入发展浪潮,实践团深入开展推普调研活动。成员们走进农家小院,用拉家常的方式与村民面对面交流,细致了解当地方言使用习惯、普通话普及程度及实际需求。调研中发现,部分老年村民在农产品销售、外出办事时存在普通话表达不畅的问题。针对这一情况,团队结合收集到的有效数据,初步制定了推普方案。此次调研不仅为后续精准推普打下坚实基础,更让团队与村民的心贴得更近,让沟通从“听懂”真正走向“贴心”。

(图为实践团与当地居民交谈 牟靖供图)

(图为实践团与当地居民交谈 李明月供图)

助农赋能:守护脆冠梨的绿色初心

依托胜天湖优良的生态环境,周边村庄孕育了不少绿色农产品。实践团以“助力乡村绿色产业发展”为目标,走进胜天湖村王大叔的晗晒王翠冠梨园,探寻这份“绿色本味”的成长密码。王大叔带着实践团成员们穿梭在硕果累累的果树间,讲述他的种梨故事:从最初因爱好种下第一棵梨树苗,到如今打理着百余棵果树的规模化果园,他始终坚守“不施化肥、不用农药”的种植原则,保障了翠冠梨的营养价值。

(图为王叔向实践团介绍翠冠梨 牟靖供图)

了解到果园存在宣传渠道不足的问题后,队员们当即用镜头记录下梨园长势、采摘过程,计划通过短视频或图文宣传拓宽销路。“现在有了年轻人帮忙宣传,我们的翠冠梨能卖得更远了!”王大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实践团用实际行动守护着农产品的绿色本味,也为乡村绿色发展注入了青春活力。

(图为王叔与实践团合影留恋 朱灵玲供图)

此次“金刀青迹”绿色发展倡导团的三下乡实践活动,以生态为基、以沟通为桥、以助农为要,在胜天湖周边留下了青春奋斗的足迹。团队成员们表示,将把实践中的收获转化为持续行动的动力,让绿色发展理念在乡村深深扎根,让青春力量持续为乡村赋能。(通讯员 贺兴月)


(正文已结束)

推荐阅读:

免责声明及提醒: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!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,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!

网站简介 - 联系我们 - 营销服务 - XML地图 - 版权声明 - 网站地图TXT
Copyright.2002-2019 重庆在线 版权所有 本网拒绝一切非法行为 欢迎监督举报 如有错误信息 欢迎纠正